2009年12月10日 星期四

10月31日|媒觀志工挺同志大遊行

照片錦集

剛剛結束了季潔分享,吃飽飯的大家正在努力畫手舉牌。(疏不知等等的遊行是一場嘉年華...我們居然還用畫的。)

出發啦!拿著手舉牌出發...

到達台大醫院站了,遊行也準備開始,大家先來一張歡樂大合照。

看到所有參加遊行的團體「有備而來」,深深感受到我們畫得牌子有點遜掉了。(但是這個牌子算是媒觀有史以來最花俏的了....嗚)

不過,大家還是很開心,太陽大的要命、大家也熱得要命。

由上圖可以發現,大家已經熱到有點臭臉了。(哈...)

書瑋笑得很開,很會看鏡頭。









看看遊行隊伍,大概有五萬人....



還有同志關心流浪動物。
不過到達終點站的時候,我的腳已經快要斷了。遂早早回媒觀躺著抬腿,只能說運動量真的太少了。(雙關)

10月31日|第三次|聽聽看,廣播怎麼做

文|林冠吟

「人生的機運是很難說的,如果當初我沒有選擇搭上那班最早的公車、最早的捷運,也許就不會有現在的我了。」  

  本人聲音跟廣播中一樣甜美的季潔,目前在中廣流行網和教育廣播電台服務,這次被請來媒觀跟志工們分享她的廣播經驗。從她如何踏入廣播界說起,她談到自己並非傳播科系出身,但是從高中時期就喜歡聽光禹主持的節目,後來在淡江大學就讀時,考進校內的廣播電台去實習,甚至後來系上的實習課也選擇去警察廣播電台。她笑說自己當時並不屬於喜歡唸書的學生,總是到期末考前才跟同學借筆記來狂K書;然而,實習那年她卻替自己準備了一本筆記本,把每日在警廣的所見所聞給記下來,從那時起她就更加確定自己是熱愛廣播的。

「很多美好的事情是需要等待的。」

  因為廣播圈大多是靠人脈才有機會入行,她也曾擔心陷入沒人脈的困境,好在實習那年結識了一位前輩(張靖?),當時她為了將自己的企畫書拿給前輩審查,就搭著最早班的公車與最早班的捷運,去等錄製跨夜節目的前輩。或許是前輩看到她的積極與努力,大四下便找她去台北廣播電台實地上節目。雖然之後也接二連三的換了不同工作單位,但是在那段時間裡她付出許多的努力與時間來練廣播基本功:一個小時的節目,總是花費五到六小時的準備過程,又甚至幾乎每天晚上都待在廣播電台裡修成品,才磨練到今日的主持功夫。從她自己一路走來的經驗是:要進廣播的圈子必須要真心的喜歡、態度、熱情與堅持。

  談到廣播的製作流程時,她以前製、製作與後製三階段來說明:負責收集資料、寫企劃(5W1H)、找來賓以及設定訪問大綱的是前製,再來是進行現場或預錄的製作,最後是加入廣播三元素:音樂、音效、口白來進行修剪的後製。而在整個過程中,她認為訪問來賓的部分算是相當有挑戰性的一關,除了訪問前對主題與來賓的全盤了解、擬訂訪問大綱、與上mic的練習之外,也要會傾聽來賓、帶著他們走,並適時的發問好問題才能算是盡到主持人的功能。

當講到訪問會遇到的狀況時,有過廣播主持經驗的蔡小怪非常贊同的直點頭,也提出一些問題:例如,當主持人碰到不擅言詞的受訪者時應該怎麼做?季潔說一開始找受訪來賓時,就要考慮到來賓的個性以及擬定應變對策,甚至可以跟著來賓一起做準備、用聊天來舒緩緊張氣氛、主持人多講話再反問來賓意見、以及從來賓的回答找出新的問題等等,都能避免讓場面空掉。季潔一再提到的一點是:聲音可以帶給聽眾許多想像,而且每個人的感受會不同,但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而廣播就是在善用這點特質,將好的感覺傳達出去。

  然而從學校走到真實的廣播舞台,要承受的不只有旁人羨慕的眼光,更要面臨一連串的新挑戰與壓力,想要成功蛻變就要有能力。她舉出廣播人必須具備的十大能力,分別是溝通能力、親和力、自行力、連結力、獨立作業能力、應變力、感受力、實力、努力和觀察力。再加上廣播的L(listen)O(overlook)V(voice)E(effort)多聽聽自己與他人錄製的節目、廣泛攝取知識增大視野、用聲音把好的感覺傳達給別人、還有持續不間斷的努力。除了這些基本力之外,平常好好善待自己的喉嚨,不吃辣、不大吼大叫、不生病、所有不會讓聲音沙啞的方法都可以試試看!談到這裡,平時就會吃辣和吼叫的菜小怪與志工們就心虛地大笑了!

最後,大家記得去收聽季潔的麻辣學堂和中廣流行網喔!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10月17日|第二次|音地台灣網路電台

文|卓曉青

本次媒觀志工活動,請到「音地台灣網路電台」負責人—音地大帝,分享他做廣播的心得;在講座後半段,音地大帝也分享辦抽獎、柳丁搖滾、環島旅行、自由圖博、搖滾賑災活動的歷程,同時帶到了做議題、經營群眾、資源哪裡來的課題。


「構想中的事很多,但能實現的事會隨時間變少。」講座結束後,音地大帝說他腦袋裡一直都有在想要做些什麼,許多道理也都有系統的在他腦中跑過一回,這次講座以WORD文件的大綱提點,就讓大夥兒聽得津津有味,討論的問題從廣播技巧到號召動員都有。


回顧「音地台灣網路電台」開台,從2006年開始構思到2008年始有節目播出,這期間音地大帝在地下電台、學生電台都主持過節目,所以技術面不是問題。但座談中,他也不只一次說「技術不是門檻」,有些東西只要找的到人願意教學就好,反而是「內容」的構思和「策略」的選擇,「這不是花時間就可以學會的」。


「做廣播不是自己做爽的,頻寬問題蠻重要的」,音地台灣網路電台節目群眾定位是有在看樂團表演的人,「不過,群眾當然是越大越好」,音地大帝也會注意點閱、PLURK的數目,而且當時就有規劃,若聽眾累積到一定程度,就要開始辦活動,不過,後來開始辦活動,也是剛好迎上一些時間點,否則,「聽眾當然累積的還不夠」。


聽眾的累積,對音地台灣網路電台的意義是「這對樂團也會有實際效益」。由於音地大帝是以個體戶的方式經營,假使樂團來上節目,也沒辦法給予酬勞,但若聽眾數增長,樂團來宣傳的效果會更佳,他也會以其他方式再拓展經營。音地大帝事先假想收聽對象的生活習慣,他提出兩點,一是使用時間不固定,二是會一邊聽、一邊做事情。於是想用網路方式經營,也提供檔案讓大家下載,「這樣即使一邊跑步也可以一邊聽」。



考慮到聽眾特性,放棄做LIVE的型式,「而且這樣約樂團訪問也比較方便」;同時音地大帝也舉出,曾幫野草莓做24小時現場LIVE,「但有些節目並沒有做直播的迫切需求」。在經營成本方面,音地大帝是以「機動性」為考量。因為一開始就沒有想仿照台面上的廣播,於是一切從簡,幾乎所有節目都是用筆電和視訊用的麥克風錄製,偶爾則是去八十八顆芭樂籽主唱阿強家錄。但音地大帝想做的事除了錄音廣播,還包括現場錄影,在這方面,他倒是以高標準來看待。


「以目前YOUTUBE已提供HD格式上傳來看,我們有辦法做出比台面上品質更佳的節目。」音地大帝理想中的模式是過去華視〈台灣ROC〉,以錄音室內的LIVE表演為標竿,所以在長遠考量下,他希望以高畫質、多機方式拍攝,目前手邊的DV非高畫質,但他也會向上壓縮,「把畫質做好一點,對觀眾吸引力也比較大。」



此外,他也想糾正許多人認為獨立媒體、DIY品質一定不如主流媒體的印象,「這只選擇問題,不是技術問題,現在的新器材,哪一台不是高畫質的?」音地大帝認為器材和頻道都不是太大的門檻,好的內容作麼做才是重點。音地台灣網路電台起初規劃一個月做二次節目、二次自己介紹音樂,但音地大帝說他不習慣一個人講話,所以找了樂團來閒聊。從每次擬定提問,到發展出「問題模組」加上「快問快答」,聊音樂也聊娛樂性話題,加上對時事的意見,音地大帝說「聽眾是樂迷,但也會有其他興趣,適時點綴八卦話題,但不會刻意在上頭打轉。」

「沒有時間問題、沒有尺度問題,除了硬體差異、更有內容差異。」音地大帝如此介紹自己的電台,他說在時間上,還分有聽眾時段可隨選和節目長度不限兩種。至於內容差異,他說聽過節目就知道,有些話可是話中有話,同道中人才聽的懂,他打趣說道:「現在的媒體也蠻奇怪的,有些東西到底是該播還是不該播。」

講座後半以音地大帝辦過的活動為中心,開展出許多大家都疑惑的問題。首先是抽獎活動,音地大帝說「效果不如預期」,即使他自行負擔郵資寄出禮物,還是出現聽眾不大理他的情形。


這方面,媒觀蔡小怪也分享,媒觀在教育廣播電台的節目,曾有電影贈票活動,但不知為何,聽眾索取不大踴躍。大家歸結,或許是網路世代的聽眾都比較懶惰,音地大帝補充,「這樣的活動,偶爾還是要辦,但期望別太高就是了。」

接著是柳丁搖滾。當時柳丁滯銷,音地大帝想說,在電視上的官員都會帶頭試吃購買,那他就來個看表演送柳丁,順便幫忙柳丁農。那時與假文青、白目、閃四、拷秋勤等合作,音地大帝個人和樂團各出一半柳丁的錢,「那時花的不多,大概一千出頭加一些電話、租車的錢,但就是想說,玩樂團的還是可以用各種型式做社會回饋。」

再來的一些活動,音地大帝說「有想過會賠,但沒想說會暫時還不出來。」環島活動的動機是—很想去台東,那既然要去了,就順便環島,跟濁水溪公社的小柯批了一些CD一路上賣,既然要到處送貨,那就每縣市來個代表,全台農友大串聯,讓大家有在一起的感覺。這一路上,「把很多事情合併一次搞定」,原本打算走5天,後來因為晚上都跟農友聊到很晚,總共花了8天完成。

「自由圖博」是音地大帝辦的第一場表演活動,他注意到活動被轉貼次數很多,約有1000人次左右,比起撞期的「西藏自由音樂會」是不算多,且「沒什麼預算,真的挺克難的」。後來實際來了約200人,音地大帝分析轉貼數無法直接轉換成現場觀眾的原因,其一是網友所在位置的區域性問題,其二是並非每個人都喜歡「用搖滾包夾人權議題的操作方式」,演變成有人可能挺主題,但不挺活動本身。音地大帝反省,宣傳型式要跟主軸能搭在一起,他相信有些人沒來活動,但卻支持議題。
緊接著的搖滾賑災,是議題強度大、大家感受度也高的活動。音地大帝看到電視節目有官員、明星的募款活動,他想到獨立樂團不可能被找去電視台接電話募款,「雖然樂團影響力比較小,可是也想做一些事情」。

考慮到重大天災,人們情感強度消退的快,若要辦、就得在3、4天的時間內搞定大小事。後來分析這個活動,義賣所得約莫七萬多元,音地大帝說,這比較像是一個小型的慰勞活動,「效果是普通」。不過,音地大帝提到當天在自由廣場現場,看到某NGO組織動員了上千人遊行,「我想這些組織一定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吧。」他坦言,幾次活動下來,確實傷錢又傷身。辦活動的行政對他來說已經不是問題,「執行層次比較重要」,有想過找志同道合的好友協同,當時也討論的不錯,「但玩團的人比較隨興,無酬又比較難強制他人執行」,後來乾脆自己來。

「作節目,心態很重要。」音地大帝認為,媒體專業建立在執行技巧上,但他不刻意強調自己是個主持人,如,當話題扯遠時,他會老實的說「那我們現在回到表定問題」,揭開製作現場,不區分主持人與聽眾的界限。他也建議,若想做議題,「重點不是東西本身,而是如何介紹的有趣」,非用主持人的姿態傳播資訊。談到社運現場出現的都是老面孔,音地大帝說,若來來去去支持的都是這些人,並不是好事,因為新的資源會進不來。他目前也想不到有什麼辦法,「缺錢、缺資源、缺拓展,是大家都會有的問題。」媒觀蔡小怪引用一句話分享:「世界有時候像一列朝瘋狂方向駛去的火車,這時候需要轉舵手,把軌道搬正,不管怎麼難搬、或搬不動,若不做,火車就會一直線的駛去。」
然後,大家可以看一下海盜電台!!

2009年9月21日 星期一

文化行動主義之「獨立發聲」 志工活動|開跑了




文化行動主義之「獨立發聲」 志工活動

時間:9/26上午10點

地點: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0號6樓之1)

經過上學期大家共讀討論媒體公民行動指南之後,得以從台灣的媒體亂象中找出一些結構上與內容表現上的各種問題,並且在閱讀中發現行動的可能性。這也是為什麼這個學期我們希望從「行動」出發,並且以網路廣播的形式,希望串連更多議題,得以在同一的平台發聲,呈現比較多元且寬闊的角度。

為什麼要發聲?這個問題不僅反映出我們認為目前的主要的媒介管道,它們所呈現的「社會景觀」是偏頗的、單一的、虛假的。這更顯示出大多數的我們生活在這樣「看似很多選擇,實際上卻沒什麼選擇」的環境中,我們偶爾抱怨、或是假裝沒看見,甚至是根本沒有看見。

如果我們可以,共同享有一個平台,說出比較深刻的觀察與體驗,不應該侷限在個人的部落格。如果有一些朋友,可以在固定的時間討論各自關心的議題,並且經由理解與商討的過程,讓不同的議題得以被記錄、並且因此去行動,我想這絕對是一件再好也不過的事情了。

利用「網路廣播」的概唸作為媒觀志工行動與運作的方式,是第一次,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們,加入我們的行列、獨立發聲。



時間:隔週聚會一次,每次約2至3小時

對象:有志參與志工行動的朋友

地點:媒觀辦公室、教育廣播電台



(活動規劃內容,請點圖及可放大觀看)

2009年8月17日 星期一

也許有一天

也許有一天

八月二號,媒觀志工一行人來到了諾努客「環境音樂祭」既然是音樂祭,這篇心得文當然是有關音樂。

在許多地方聽過志寧唱〈貢寮,你好嗎?〉,這次是真正的踏在貢寮的土地上聽著;除了志寧,還有老林家夏生樂團樂生那卡西;從中部趕赴北海岸的農村武裝青年主音樂團;還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幹不需要理由」(真的印象非常深刻吶)、也有巴奈和那布或低吟或嘹亮的歌聲唱著—

也許有一天,你也會想要離開,繁華的城市
……
也許有一天,你也會想要改變,用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價值


聽到這裡,心都平靜了下來,想起很多有的沒的,憶起許多想逃避的時刻,而此刻,腳直釘在原地,哪兒都不想去……第一次與音樂在海邊,可以隨處飄浮的音符,此時正遊走在福隆天空下。

已經是太陽下山的天色,那布的喊聲加入,聲音表情裡有著驕傲不屈,雖然不懂言語裡的意思,但似乎能感受標幟自我的味道。想到了生祥的〈風神125〉,裡頭也有生祥媽媽以客語口白—

成仔,耕田是耕不出油水,你又沒讀到什麼書,不如出去學點技術
人說,百種工作百種難,就算乞食也不清閒成仔,要努力認真做,

別人家如果開輛BMW,我們就鐵牛車勉強拖
湊合湊合一定會有,高進的日子


兩首歌一樣都是在歌曲中間加入口白,用歌者的語言,呼聲的話語隨同音樂編入歌曲,帶來好多好多對家的緬懷。

也許有一天,我們總會需要個地方,或回去、或出走,那個地方,想是自然而善潔的,種在貢寮的,怎會是巨大的核發電廠?最複雜迂迴令人難解的莫過於此。

因為難以理解,所以,只因著想聽音樂的輕鬆心情走進貢寮,這樣也好吧;不過,想當然爾,怎麼可能會有來到沙灘的歡樂情緒,這些聲音讓人不自覺得又要思索。

好比這次八八風災,對家園流失的人而言,要再次找到回家的路,還有多遠多長?而離我們這麼近的核電廠,將會把人與土地的距離再推得多開多遙遠。

也許有一天,我們會想要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價值,然後……改變吧。

---------------------------------------------------------------------------------------
話說蔡小怪叫賣功力超好的……GJ!不過…應該也是媒觀每次帶志工出來應該都虧很大才讓小怪練就這一身功夫,科科。

然後,戳戳樂超有趣的~~不過,大家作籤好不科學唷。下次我也要加入這不科學的行列。

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有怪獸|心得分享


文|空少(元智大學社政系學生、媒觀實習生與志工)


台灣人每天無時無刻都在看新聞,早上出門前邊吃早餐邊開著電視聽新聞,中午在餐館邊吃著中餐,邊抬頭並且目不轉睛地看著牆上電視的新聞,晚上回到家,全家聚在一起,還是在看新聞,乍看之下,台灣人似乎很關心各地發生大大小小的所有事,但是這些播報出來所謂的「新聞」,真的是正確的?是公正的?是客觀的?假如答案是否定的,那這樣台灣人如此熱切地看新聞,是否流於盲目?然而,新聞又為什麼必須是正確、公正、客觀呢?



台灣的各家新聞台特色便是有很明顯的政治傾向,例如對於同一政治事件,藍綠兩陣營的電視新聞台,絕對是用不同角度播報,總統選舉時即可明顯看出;不但如此,台灣新聞也常會在一則新聞的最後自行加入主觀的見解,例如馬英九參與了慢跑的活動,新聞播報的最後可能就會說「就請馬先生不要再賣肉了,專心拼經濟還比較實在」等註腳,但新聞業者該做的,不就只要把一件事情詳實公正地呈現給觀眾就可以了嗎?而那些批判性的言語,我想應是留給觀眾的,因此不應該去引導並操作觀眾的價值觀。而新聞常為了收視率,比誰報的新聞內容最聳動,例如殺人現場誰的新聞最血腥暴力、火災現場誰的畫面火燒最旺、颱風淹水時誰的畫面最驚心動魄或水淹最高、受難家屬在哪一台哭得最慘…等,讓觀眾看的彷彿不是新聞而是一齣齣高潮跌起的連續劇,但這樣的新聞,專業何在?價值何在?這樣的新聞真的正確、客觀、公正?我想不言而喻了!



然而,為何新聞必須是正確、公正、客觀的?我認為,新聞是社會公器,是全社會大眾的眼睛,影響力之大、層面之廣當然已不在話下,因此,當社會大眾看到一則新聞後,必定會自然而然取信他所看到的畫面、聽到的聲音,但假如這些東西都是有目地性的被塑造出來,而閱聽人也沒有足夠能力去解讀,那這樣豈不誤導了社會大眾?最容易看見的,就是標籤化、創造次文化、品牌建立、人物形象、置入性行銷等。舉例來說,某則氣爆新聞下標「又是精神病惹的禍」,直接讓閱聽人下意識認為精神病患就是一枚社會不定時炸彈,但氣爆的發生,真的是因為精神病引起的嗎?難道不可能只是意外?某遊戲廣告中有個著名口號「殺很大」,這句話竟也被新聞拿去大用特用,「X很大」被套用在各種新聞中顯得低俗,也使得民眾開始流行於日常生活中,媒體創造次文化的力量實在不可小覷;廣告中看到某化妝品廣告「打很大」,於是認為該品牌應是相當不錯的,於是也不搞清楚成分如何,就猛往臉上擦;各個政治人物你能夠知道他,也都是靠媒體才得知的,天曉的是否在這之外還有傑出能力的政治人物,可能只因為媒體認為他沒有他們要的東西,於是這麼傑出的政治人物就永遠無法在社會大眾面前出現,只能在背後默默做事耕耘,也因此創造了政治人物必須以作秀來增加自己的曝光率,例如立法院展現勢如破竹的問政氣勢,讓人民至少知道他這名議員;「接下來帶您到台南某家人氣超旺的肉圓店……」新聞看到一半,置入性行銷就這樣突然悄悄地進入,要知道哪裡有好吃的,何不看專門的美食節目即可? 新聞真的該報這些?新聞價值何在?專業何在?



媒體常說,「人民有知的權利」,以這似是人民交託的權柄,四處挖新聞,完全不顧當事人感受,然而,這「權力」真是可以如此毫無忌肆地大行其道?有誰告訴媒體他們想知道這些了?人民其實也有不知的權力,拒絕看到、聽到、讀到那些他們不想看的畫面、聲音及文章。媒體如此自作主張用近乎暴力無理的方式四處搜刮新聞,不但對當事人造成極大傷害,也將台灣人的胃口養大了,因為播出這些新聞後,閱聽人在原本平凡無奇的新聞中,突然找到了新鮮感、刺激感,於是惡性循環下,新聞媒體不斷追逐這些腥羶色、暴力等新聞,而閱聽人也目不轉睛地連連驚呼。難道,新聞不能是有意義性的?有教育性的?台灣閱聽人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媒體的囚犯,媒體對於社會價值觀的偏頗絕對有責任,除了媒體應自省改正外,閱聽人也必須養成解析這些資訊的能力,不應再被媒體所左右,如此才有可能還給社會一個乾淨的資訊流通環境。

2009年7月10日 星期五

有怪獸|心得分享


文|阿布(元智大學社政系)


由於家裡在開麵店,平時去幫忙的時候常會有客人會要求看新聞,他們覺得每天了解最新的見聞很重要。但我卻是覺得每天的新聞卻充斥著陳腔濫調。但是活在現代,電視新聞給人的影響力實在遠比其他平台的新聞還要大。雖然有些人也會要求說:「可以不要看TVB嗎?」這讓我有了新的思維。新聞本該是報導給「大家」看的才是。但現在的新聞台卻有默默的,或是說明顯的在耕耘某一部分的觀眾。最後變成各說各話,同一件新聞被解讀成兩種意思,這也算是台灣奇蹟吧?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更深深的了解媒體是隻大怪獸。


首先,台灣媒體的置入性行銷問題似乎十分嚴重,從前以為那些新聞上的優質食品是真的做得很好人家才會去報導,但背後卻深植著買新聞的包袱。似乎新聞報導出來的次數,對於來客數就是呈現非常高的正相關。據我所知有一個部門叫做生活組或稱專案組,專職的報導一些消費資訊,新聞稿也是經過包裝,感覺就像是生活資訊一樣的新聞但其實有極大成分是在幫抬轎。而專案組幾乎每家報社、電視台都會有,但還有一種很易被忽略的就是自家辦的活動自家報導,譬如某被集團買下的報紙。大家都希望政府可以控管,但置入性行銷最大的買家居然是政府。而新聞台都手上拿政府的錢了,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軟。這些新聞台難道就不會稍微的避重就輕的來報導對於政府的政策疏失嗎?


319事件後的那次選舉,我在電視機前努力的幫連宋配加油。如今想來,卻是如此的不智。我看的居然都是電視台亂打的票數,相信台灣很多人也是如此。灌票把票灌爆了,最後在自以為不著痕跡的把票下修,在所謂親藍的電視台就造成了阿扁逆轉贏得總統大選。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造成許多人認為阿扁有作票之嫌。造成了很大的街頭運動,台灣的人民被卑劣的分化成兩種群眾,似乎連上課都要先弄清楚教授是藍還是綠,這種不分正義只為藍綠的情形,就是是因為新聞扭曲事實、造假新聞,造成其聽眾、觀眾、讀者得到的資訊不正確,衍生許多誤解,甚至因誤解而造成政治對立、社會對立,仇恨即因此而來,所以媒體可說是亂源禍根。


台灣有全世界最多數量的新聞台,有全世界最密集的SNG車,卻報不出全世界最棒的新聞。原因何在?就如同我剛剛所說的,因為大家都愛看新聞,所以新聞應該都有一定的收視率。所以每一個電視台都爭相的要有自己的新聞台,也可以多報導自家的節目來取得更高的收視率。大家為了拼收視率無所不用其極的「做」新聞。我對於台灣新聞在隱私權這部份做的實在是很爛。雖然說一個人死後就已經沒有其隱私權,但是台灣媒體卻可以毫不保留的拍出他的家人之類的。


拿黎礎寧自殺事件為例子。新聞所扮演濫用新聞自由的黑幫角色而已,他們為啥拼命挖她生前的情事只為搶獨家。現在台灣的新聞媒體就跟英國或歐洲媒體一樣的嗜血,這情況就像是黛妃車禍後,英國媒體永遠都在報她跟多迪還有眾多婚外情對象私下來往的情形。本來台灣的新聞報導都算中肯且清新,但自從蘋果明報等香港媒體進到台灣以後,台灣新聞由於適者生存的原理,報導方式也跟著腥羶色了。原因何在,其實說穿了只不過是台灣人民就是愛看腥羶色吧。


我覺得新聞工作只是假借自由的美名,行損害他人名譽及自由隱私之實的文化流氓。但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已經沒有太多人有足夠的時間去驗證事情的真假。通常訊息在被發布出來之後,就已經引起各方的關注。再加上電視媒體繪聲繪影的傳播能力,只要有消息放出來,不管是真是假,都會被接受。如果再有不負責任的媒體胡亂轉載,消息傳播的速度更加迅速。沒等到事情被證實,已經造成絕大的破壞性和無法收拾的後果。就像網路謠言一樣,即使只是一句戲言, 都會被熱心過頭的網友傳播到天涯海角,到時連澄清的機會都沒有。

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文化與行動志工聚會|第四回|5月23日

文|琬尹

端午前夕,志工讀書會第四回合
展開。

今天讀公民行動指南第三章
「挑戰在地媒體」。

關於電視台的執照換發問題,依廣播電視法第12條規定執照期間為6年,期滿應申請換發。當電視台違反NCC規定,除了罰款之外,也會列入是否給予換照,繼續經營的考量,但此一過程,卻往往因為電視財團,甚至幫派介入,而不顯單純。除了部分NCC委員的中立性遭受質疑之外,甚麼樣的電視台該在台灣繼續生存下去,也有人提出疑問;例如:蓬萊仙山電視台,雖然以秉持台灣本土文化為名,卻常以清涼秀節目做為主要內容,不符合其電視台宗旨而使其執照不予換發。不過,想想仰賴蓬萊仙山台為消遣的鄉東父老,或許娛樂的方式其實可以更多元。

這讓人想到台灣本土的另類文化,地方有線電視台插入自製的電視廣告,通常是「○○名床大展」、「您急需用錢嗎?」、「正派專業的融資管道」…等,此類的蓋台廣告,其實是違反了《有線廣播電視法》中規定「系統經營者應同時轉播頻道供應者之廣告,除經事前書面協議外不得變更其形式與內容」,不過,在這些粗糙的蓋台廣告中,也不難發現別於「台北視野」的一股廣告活力。

端午將至,蔡小怪煮水餃與大家吃,搭配移盟的印尼辣醬樂滋滋。



2009年6月7日 星期日

閱讀薩爾瓦多日記—工人自主的平等成衣工廠倒閉之後


紀錄片《薩爾瓦多日記》|導演賀照緹|片長56分鐘

文|工人蔡

導演賀照緹在拍攝紀錄片《薩爾瓦多日記》之前,發問「我們身上穿的衣服是哪裡來的?」我相信這句話對很多人包括我來說,都指向一個很簡單的答案:「店裡買來的。」


但是,如果從李雙澤寫的〈我知道〉這首歌裡的歌詞來看,會發現玄妙之處。


我知道 詞曲:李雙澤、梁景峰
小朋友 你知道嗎 我們吃的米哪裡來
我知道呀 我知道 那是農民種的
小朋友 你知道嗎 我們吃的魚哪裡來
我知道呀 我知道 那是漁民捉的
小朋友 你知道嗎 我們穿的衣哪裡來
我知道呀 我知道 那是工人織的
小朋友 你知道嗎 我們是怎樣長大的
我知道呀 我知道 父母養我長大


我們在商業發達的社會裡生活久了,很容易直觀地想像所有的東西都是「商品」。所以只要是商品、只要客人付得出錢,管它是什麼,「買」都買得到。但是我們不曾想像成衣的製造過程,是一個龐大的勞動密集產業,衣服是由無數的工人「織出來的」。


更 難去想像的事實是,實際在生產線上製作成衣的工人,獲得的薪資還不足生活所需,每天必須提心吊膽地擔心失去這份工作。而標價100元美金的成衣,大約有 85%要給品牌商,剩下的15%給製造商。實際上,做這件衣服的工人,可能還拿不到3美金。也由於成衣業最大的成本來自人力,所以只要這個國家的人力變貴 了,資本家隨即換到人力更便宜的國家。而老闆不發薪水讓工廠倒閉的事件,也時有所聞。


這部紀錄片《薩爾瓦多日記》描述了在薩爾瓦 多一處已經運行五年的工人自主的公平成衣工廠Just Garments,面臨了關閉的命運。與此緊密相關的台灣友人陳信行,則是在2002年一同與台南企業在薩爾瓦多設立的成衣廠工人一起抗爭,要求台南企業 不要關閉工廠,讓工人可以繼續在此工作。信行與席貝多(Garcia Gilberto)等當時一起抗爭的朋友,不僅結下深厚的友誼,也一同見證全世界第一座由工人自主運行的公平成衣廠。


當我們花高 價購買知名品牌的衣物,作為展現自我風格的方式時,忽略的是成衣產業在全球化經濟下的發展,成衣工人的勞動狀況與生存處境。過低的工資與華服的價格呈反 比,中間落差的金額則反映在全球行銷的廣告費用上。如同陳信行所說:「對於很多人來說,用品牌符號作為展現自我特色、耍酷,不如重新檢視這整個全球經濟體 系下,製造這些衣物過程中是否符合人道,會來得更有意義。」


延伸聆聽|郭達年詮釋的〈我知道〉

2009年6月5日 星期五

貼海報的痛感與快感

早在影印機輸出宣傳單前,我就擬定好要貼在哪裡了!

腦海中的夢幻地點是一整條風雨走廊都要飛揚著營隊宣傳,再來就是那些亂七八糟的公共海報格,或是得用圖釘四角固定,再蓋上校方淮許,並標記著清除日期的各院系公佈欄,還有校園裡約定俗成的酷卡集散地,以及總是沒人清理(或是不停的有人拿來放),紙張回收堆似的報箱。

一邊幻想的同時,一邊神智不清的拿著宣傳單往山上走。剪下膠帶,包包拿出單子,突然,眼睛對焦,糟了,我要貼哪裡好?格子是XX之友會專用,但,上頭又堆了AA社期末發表,咦,日期過了,好,那我要覆蓋上去了,嘿嘿。

走兩步,哎,理智回來了。BB社的社課宣傳,CC會的活動通知,卻同樣出現在DD社專用的海報欄。管他的,大家都亂貼,再多我一張也沒差。

再往上,我的良知出現了。原來我以為的海報佈滿一整條走廊的壯闊美麗,是必須建築在AA、BB、CC、DD和XX一大堆團體組織的傳單上頭,事到如今,為了實踐我的妄想,不做不行。

相信我,貼宣傳單是件充滿權力與政治美學的事情。不顧一切的貼,因為你總是找不到適當的位置,所以只得爭取殘存的空隙,或是睜大眼睛,宣傳日期過了的,就大膽的覆蓋它,補習班的更是二話不說,馬上拿出A3蓋掉,若是一些認同的活動,就與開心的與它們和平共處,期待著一起被看到!

美學更是重要,置身花花綠綠、五彩繽紛的砸錢海報中,媒觀的宣傳單相較不起眼,怎麼辦?數大就是美,看我一次二張,二手四張的打「紙」海戰數。這年頭,數字果然很重要,不論是金錢堆砌的質精印刷美的海報,或是以俗擱大碗取勝的黑白影印紙。

沿路遇到一位算認識,但又稱不上熟識的T同學,她正宣傳要播《中國正藍》等一系列片的影展,跟我一樣展開貼貼遊戲。她說,之前貼的,都會莫名其妙的消失,或是一樣被蓋掉。(嗯,T同學的活動,是我沿路始終捨不得蓋掉的,還好,還好。)

的確,畢竟我們又沒合法申請,但眼前大家都這麼貼囉,沒差我這張吧,而且跟校方申請,麻煩死了,我們一致的想法是,循著各團體組織的宣傳手法,每學期的活動宣傳不就是這樣年年過。後來T同學滿意的再補強她宣傳單的黏著強度,我則是一路欣賞營隊宣傳單飛揚,享受著幻想成真的快感

話說,宣傳單上印的是媒觀,我如果太亂來應該也不好。所以一些正經的地方,我還是有請示辦公室裡的叔叔阿姨,尤其是世新,不是自個兒的地盤還是按規矩來比較好,「可以交給你們幫忙宣傳張貼嗎?」獲得的回響通常都非常善意,但就是少了那麼點……要說是痛感也好、快感也罷。

總之,讀書會研究過的張貼、公共空間、文化干擾這些東西,趁著這次,快去感受一下。順便大力宣傳一下。

2009年5月21日 星期四

文化與行動志工聚會|第三回|5月9日

文字記錄|劉惠中


母親節的前一天,開始了我們第三次的討論會,首先由小怪分享了在5月8號」 中時集團交易,NCC不該草率放行!聽證會」的內容,小怪義氣憤慨的說整場聽證會的機制讓發言人只能有短短幾分鐘的說話空間,而主角則是可以長篇大論一番,NCC所辦的記者會其公正性備受質疑。


而利用這話題,我們也分享到了在面對不公平的機制下,有怎樣的方式可以隨機應變,不論是公聽會、說明會、記者會…等。只要是不合乎公平公正公開,我們人民也可採取相關舉動,來捍衛自身權利,但還是要拿捏分寸,讓其活動可達到與自身有利狀態,比方說利用一些搗亂方式,讓會場不能如期結束,這樣便可在下次補辦的活動,爭取發言時間。


接下來就由曉青為我們導讀媒體公民行動指南的第二章-「鼓吹政策改變」,內容提及現今美國的FCC因政府及財團的掌控下,公民更需起身對抗,而第二章的重點則是擺在透過何種管道、何種方法來對抗龐大勢力,來促進公共性的發展。

目前台灣公共意識還未成熟,但民間力量確實有慢慢在推動,比如說社區大學、地方頻道、地方刊物..等。對於地區性的公共頻道,可用於播放自製公共性影片。


面對龐大的產業結構,現今的新聞內容已有部分時段實為置入性行銷,甚至連罰金也是由廠商替電視台出錢,在體製法令不健全的環境下,聽眾者的權益很容易被忽視,而想要改變這樣環境,其實有很多管道可循,比方說打電話給電視台表明想法,或是投書給相關立委,更甚者可用聯署方式,來強調閱聽者的心聲。


第二階段的文章分享是由雅萱主持,解說管中祥老師寫的〈樂生保留運動的媒體與文化行動〉一文,在文章中可深刻瞭解到,即使是在主流媒體忽視的新聞中,另外的獨立媒體、網路新聞依然可看見相關報導,此現象顯示了網路不僅可讓主流忽視的價值延續,也可讓更多的聲援團體建立起更強烈的防護網。


接近地尾聲時,撥放了一首」你咁賠得起 」的影片,歌詞當中除了諷刺官員的自我心態、也真實唱出了居民的心聲。

2009年5月8日 星期五

都會水岸想像的空間分離│鄭凱同

上個禮拜六(5/2)和板橋社大、媒觀志工一起去三鶯部落的時候,紀錄片導演馬躍比吼和人民火大聯盟的柯逸民都提到部落拆遷的背後涉及的開發利益,以及政府或都會中產階級對河濱地利用的想像。

剛好最近讀到一篇1991年的文章(〈空間分離主義與法律根源〉,1991,《當代雜誌》第六十三期)在談台灣都市計畫的問題,雖然距離現在已經將近二十年了,但許多觀點仍然非常進步。比如文章裡提到:空間上的分離主義正是一種促使建築與都市分離的想法和作法。換言之,在這種作法下,建築不再是一個構成實體社會的成員,而只是佔據一定空間的有產權的物體,它與都市不發生關係,這時,都市將不再是一個空間的社會,只是一堆物質材料的集合。但是,建築與都市的分離而造成都市的瓦解,卻是合法的產物(王槐三,1991:120)。

這讓我想到近年來非常時尚的都會水岸生活的風潮,住在水岸景觀住宅旁,下班可以到附近的河濱公園散步,假日還可以沿著腳踏車道一邊運動一邊遊玩。這樣的生活型態本身並沒有錯,但是如果建築與都市計畫是一種讓人、社會與環境能夠和諧共存的專業技術的話,為什麼這樣的生活型態容不下河岸部落的存在?有多大的技術困難嗎?還是其實原因不在工程技術,說穿了也只是著眼於自身的目標與利益,因此任何有可能阻擋目的達成的因素都必須除之而後快?單以違法、違建的名義驅趕都市原住民是具有正當性的嗎?

在都市發展的歷史裡,原住民往往是被驅趕的族群,那天自救會成員潘金花談到小時候台東池上老家的土地被逐步侵吞的經驗;座談會上自救會發言人洪鳳琴也提到海山煤礦事件的歷史,礦坑爆炸造成許多阿美族礦工喪生,生還的族人最後選擇三鶯橋下定居。

三鶯部落的形成是許多社會、歷史與文化條件相互作用的結果,如果沒看到都市原住民的生存狀態、被漢人驅趕的歷史,以及「逐耕地而居」的文化,就沒辦法理解他們為何堅持就地居住。

同樣的,在都市計畫或公共建設的決策過程中,如果刻意忽略河岸部落形成的社會、歷史與文化因素,將造河岸部落居民和其他都市成員的對立。在三鶯橋下的三鶯部落,算不算自然形成的都市的一部份?這個聚落對附近的環境造成什麼影響或改變?在這些問題都還沒有引發社會討論的時候,政府的技術官僚就急著一次又一次地把部落剷平,雖然理由是為了整建美麗的都會河岸,好讓都市居民有更舒適的遊憩空間,實際上卻將都市居民與河岸部落居民區隔開來,造成兩者之間的疏離與對立,無異是拿著都市居民的利益當藉口在迫害都市原住民。

正如〈空間分離主義與法律根源〉文中提到,建築忘卻其自身的目標之後,就能和協地與鄰居相處,而更能滿足其自身的目標(王槐三,1991:122)。然而建商唯利是圖,技術官僚整天把「依法行政」(誰的法?為誰服務?)掛在嘴邊當護身符,為了都會水岸景觀的偉大建設,剝奪人民生存權益在所不惜。 此外,政府單位的技術官僚在處理河岸部落議題時,總以科技理性(如行水區不能住人、就地居住於法無據)凌駕一切言論,將部落居民的看法貶抑為無知、非理性的情緒發洩,而大眾媒體又過度依賴政府機關的消息網絡,媒介也成為塑造偏見與社會對立的幫兇。

空間的分離同時也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如果都會水岸生活是一種更貼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為什麼珍惜土地、在河邊居住耕作的都市原住民部落不在這種生活型態的想像之中?誰又有權為了自己居住或遊憩的目的驅趕另一群人?

2009年5月7日 星期四

三鶯部落,又遠、又近│卓曉青

好幾天沒露臉的太陽,在前往三鶯部落的這天,熱度浮現。

用自己的眼睛攝下部落的景物—有搭建到一半,從支骨架構可預見是正成形中的家;有隱身在家園後方,族人雙手種植灌溉各式各樣的植木蔬果。猛然發現桑椹,林大哥要我們摘幾顆試試,也不忘提醒:「現在還不夠甜哦。」

在今天待得最久的聚會所,與好多雙眼神交會,溫柔堅毅的、誠摯有神的、洞悉世事的、黯沈有力的……聚會所的溫度意外地涼爽,但人情的交往熱絡不減。族人的聲音、大家的心得,彼此互相的支持打氣,你來我往的感謝聲、學習聲不絕於耳,在這間族人親手搭蓋的房舍窗子望出去,我們都在想像、期待遮風蔽雨的家築起。

用自己的耳朵感受聲音的分貝大小—孩子們的大笑與童言格外清亮;鳳琴好似柔弱,語調中卻有著根植家園土地而長出的力道;林大哥的帶領解說,隨著他的話語所道出的字字句句,無非是因著在這兒生活,才能這麼縝密又深刻的敘說屬於日常生活的記憶;耳朵裡轉了好幾回的「三鶯部落之歌」,總是由CD接上耳機,此回在部落,跟著打上節拍,迴響在耳邊的,總有林大哥的一句:「這個地方很好啊,我喜歡住在這裡。」

用自己的嘴巴,試著說出一、兩句話,這種感覺比翻報、開電視,或是敲鍵盤的方式來了解部落踏實些了。雖然只不過是初次到部落,但至少不再是自己悶著,用主觀的方式去想像很多可能、或是猜測、推測「大概、應該是」的景況。

在部落面對面的與族人聊天,受到很多的教導,也許是菜園裡的植栽辨識,也許是試著理解族人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在漢人社會所碰到的衝突。當然,也有突然的空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的時候,但不管是族人或是自己,當下彼此都能露出笑容,我也能了解,我們其實說著同一種語言,一種與家、與土地連繫的呼應。

林大哥說他周末休息時都會幫忙蓋房子,說起蓋房子,林大哥自信的說道:「蓋房子不難!」不過難的是蓋房子的材料得花上一筆錢,而且蓋好之後,政府是不是哪天又來了?當胼手胝足的心血對上既模糊、又捉摸不定的政府政策,林大哥說他的心情很矛盾,一方面想蓋得好、另一方面也怕被拆了損失更重。

午飯後與林大哥在外頭閒聊,部落的孩子繞著林大哥玩耍,似乎是部落地勢位在三鶯大橋下的關係,風起得特別勤,聊到種有各種作物的菜園,林大哥有感而發的說:「這個地方很好啊,我喜歡住在這裡……」對林大哥來說,三鶯部落是很重要的地方吧!在他細數部落景物時,總能從他的眼中、口中感應到踏在這塊土地上自在的頻率。

有些事立體起來了。

也許我不是部落裡的成員(想進駐部落,也得經過部落的重重審核和觀察唷!)但做為離鄉背讀書的學生,我心裡頭也老掛念著原初生活地方的節奏,那個地方並不像現在生存的城市,卻能讓我用自己喜歡而熟悉的方式,自在的居住著。

接近部落,總得面對自己是外來者的角色。但試著用眼睛、耳朵、嘴巴和心靈,用自己現在的角色同理三鶯部落的渴望,我感到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像是對居住、歸屬地的想望。

三鶯部落,它似有若無地在報紙中、電視裡,試著走到部落,感受到它是用自己的方式真實地奮起於三鶯大橋下;未曾謀面的族人,道出的,其實是你我皆同、不論群族都有的心聲。

三鶯部落,又遠、又近。

2009年5月5日 星期二

三鶯的堅強|劉惠中



看到了現實面的黑暗,看到了人心中堅強的一面。

這天的三鶯部落讓我感覺到,就算是殘屋破瓦、就算有再多怪手,也難以摧毀三鶯部落的生命,在我們看似不怎起眼的房子,身後的意義存在著淚水、難過,但繼而抵抗的是生命的堅強。三鶯,從媒體報導道至今,歲月沒有帶走人們的關注,也沒侵蝕掉他們的堅持,部落的人帶我們踏進他們的生命足跡,這足跡很感傷,地上遍地的碎磚彷彿看的到怪手摧毀的那時刻,眼睜睜看自己的家園被摧毀的感覺是什麼?我很難想像,如果怪手開進了我家園,擋在我面前的是冷冰冰的一群警察,當怪手摧毀下去的那一刻我無能為力,而我沒時間把任何屬於我的都搬走,這感覺好像回憶被破壞的消失殆盡、人生的歲月被狠狠斬斷。珍貴的東西沒了、過去歲月沒了、能代表的存在沒了、能拾起感情的東西毀壞了,這種心碎如果壓在我身上,我可能沒辦法面對,只會徘徊在失去的情緒中。




但部落的原住民沒有與勢力妥協,房子沒了再蓋、東西沒了拾起殘骸拼湊著用、沒電用發電機、沒水到山上提水。抗議、剃髮、走上街頭,怪手連續六次的拆遷,居民連續七次的重建家園。這股韌性帶來了各界的聲援,侯孝賢的帶領抗爭、海交七號的捐贈物、社運工作者的幫忙、網路記者的報導...。原來..當一種堅持引發了關注後,激起的力量會是慢慢壯大的;原來,這樣的過程會帶領著更多人向前;原來,這樣的努力,可以抵制權力、可以爭取到真正民主的空間。只是,這一小小空間,得須龐大的犧牲才能換得來。


自己的沉澱、自己的省思...

親臨現場帶給我的感傷、人民的戰歌聲讓我感受到質樸的力量...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2009媒體公民會議,就在本周


2009媒體公民會議,就在本週六!報名欲速、名額有限!






2009媒體公民會議,報名活動起跑!

時間:
2009年四月二十五日(週六),早上九點至下午五點。

地點:
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103教室(一樓)、302教室(三樓)。


報名方式:
即日起開放電子郵件通訊報名。請下載報名表並填妥資料後,以電子郵件寄給主辦單位即可。報名費用為新台幣150元(含會議資料與午餐餐盒),請於會議當天報到時現場繳交。
報名網址 http://2009mediareform.blogspot.com/

====================詳細議程=========================

(今年分兩個場地分開舉行,可以到處跑隨意聽!)


A場、公共廣電與多元社會 (103教室)

8:30-9:00 報到


9:00-10:20 全民媒體:公視體制的更新與擴大--我們的修法建議
主持人:翁秀琪(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報告人:魏玓(交大科技與傳播系副教授)
回應人:
鄭同僚(公共電視董事長)
新聞局主管(人選確認中)
管碧玲(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委員)

10:30-11:50 自治、專業與效能--產業民主在公廣
主持人:簡錫堦(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
與談人:
巴正坤(華視工會代表)
謝啟明(公視工會代表)
鍾裕淵(公共電視視副總經理)
胡漢新(華視副總經理)
劉昌德(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12:00-13:00 午餐

13:00-14:20 休戚與共--族群頻道的公共責任與價值
主持人:林福岳(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系助理教授)
與談人:
童春慶(原民台副台長)
陳君明(客家台員工)
蔡中涵(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理事長)
陳板(公視董事)
林麗雲(台灣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14:30-15:50 傾聽人民的聲音--公民社會對公視的期許
主持人:葉大華(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祕書長)
與談人:
林怡瑄(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馮喬蘭(人本基金會執行長)
喀飛(同志諮詢熱線)
高茹萍(社區大學全促會副執行長)
謝國清(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

16:00-17:00 總結

主持人: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各場主持人

--------------------------------------------

B場、國家管制與新聞自由 (302教室)

8:30-9:00 報到

9:00-10:20 獨立於誰? NCC的管制哲學與政策
主持人:陳世敏(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
與談人:
翁曉玲(NCC委員)
劉孔中(中研院法研所籌備處研究員)
曾昭媛(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
羅世宏(NCC Watch計畫主持人)

10:30-11:50 百家爭鳴的出路--頻道事業進退場機制再探
主持人:洪貞玲(台灣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與談人:
鍾起惠(NCC委員)
鍾瑞昌(衛星公會秘書長)
陳炳宏(師大大傳所教授)
曾國峰(政治大學廣電系助理教授)
頻道業者(確認中)

12:00-13:00 午餐

13:00-14:20 在良知與收視率間拉扯--媒體內容共管架構的必要性
主持人:紀惠容(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與談人:
管中祥(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陳依玫(衛星公會自律委員會主委)
莊豐嘉(台灣記者協會會長)
鍾起惠(NCC委員)

14:30-15:50 長於斯,用於斯!產製部門健全化與影視基金
主持人:胡元輝(公共電視前總經理)
與談人:
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陳世敏(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
何乃麒(新聞局廣電處長)
康凱 (台北市電影電視演藝業職業工會理事長)

16:00-17:00 總結

主持人: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各場主持人




附註:

主辦及協辦單位:

主辦:媒體改造學社、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國科會NCC Watch 計畫。

協辦:台大新聞所、中研院社會所、政大傳播學院在職專班、傳播學生鬥陣、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媒觀春季講堂|開始報名


2009春季媒觀講堂即將登場!


2009年春季媒觀講堂在沉潛半年後,重新登場。本次講堂將以「文化行動主義」為主要核心,討論文化行動主義的意義、行動的核心價值要如何以文化形式展現,並且邀請NGO、文字、音樂、影像等工作者,希望藉由不同的文化行動經驗,重新思考文化對於社會的意義,以及文化形式的價值和意識。講堂時間為自49日開始,至 64的隔週四晚上18:30 ~ 20:30



本次媒觀講堂也首度與KEYIN、北風藝廊合作,除了講堂課程外(見下表),也將有相關文化活動。包括411日至53日於北風藝廊展出---君岳個展「給不看畫的人」。個展期間,418日下午3時在現場進行「實 行動計畫」,由輔仁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何東洪擔任DJ並有成軍十年的薄荷葉樂團在現場舉行微型演唱會。



詳細內容和報名方式請至媒觀講堂部落格http://www.mediawatch.org.tw/blog/下載報名表。填妥後以電子郵件方式寄至mwatch.tw@gmail.com(信件標題請註明「媒觀講堂報名表」),或傳真至 (02) 2364-3032。名額有限,敬請把握!報名截止日期為47日。洽詢專線:02-23648917

講堂內容:

日期 與談人 主題
4/9()

18:30-20:30

何東洪(輔大心理系助理教授,KEYIN成員)

張鐵志(作家,KEYIN成員)

文化行動主義總論
文化行動主義究竟是什麼?行動的核心價值要如何以文化形式展現?兩位身兼多重身份的講者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並與參與者討論,以激盪出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4/11-5/3 韓君岳個展「給不看畫的人」
地點:北風藝廊
「給不看畫的人」
《給不看畫的人》系列,內容上多描繪、關注社會現況所得到的反思,是獻給身處社會機制下層,無奈卻不由自主的人們,展名引用自德國文學家鈞特‧葛拉斯 (Gunter Grass)的水彩畫詩集,同樣地作者將無人信服、也無人認真看待的和平信念,寄託於藝術創作之中。
4/18()

15:00

DJ何東洪 (輔仁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KEYIN成員) 「實 行動計畫」
透過搖滾樂訴說文化行動的故事中,一起製作美麗的抗議標語,讓理想行動、讓理念發聲,或只是大聲幹譙。另外,成軍十年的薄荷葉樂團跨刀相挺,也將在展覽現場舉行微型演唱會!
4/23()

18:30-20:30

阿達 (農村武裝青年)

鄭凱同 (薄荷葉鼓手)

音樂與文化行動
農村武莊青年與薄荷葉樂團皆致力於以音樂形式介入公共議題的獨立樂團。藉由其中兩位團員的對談,可以突破一般人對於音樂介入「政治」的想像。
5/7 ()

18:30-20:30

吳靜如(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潘俊宏 (聯合報攝影記者)

影像與文化行動 ()
弱勢族群做為主流社會被「觀看」的他者,經常是被主流媒體污名化的對象。不過,當移工朋友與精神病患者拿起相機拍攝他們眼中的台灣社會,又會是什麼樣子?藉由「影像敘事」做為一種與主流論述對話的管道。
5/21()

18:30-20:30

鄭慧華 (策展人)

呂岱如 (策展人)

文化政策與文化行動
文化政策與文化行動看似為互斥的概念,但實際上卻是息息相關。講者以長期策展的經驗,講述兩者之間的關係。
6/4 ()

18:30-20:30

馬躍比吼 (影像工作者)

陳芯宜 (流浪神狗人導演,影像工作者,暫定)

影像與文化行動 ()
動態影像做唯一種文化行動的方式,還有什麼可能?請到兩位影像工作者與我們談談影像的可能性。

2009年4月5日 星期日

文化與行動志工聚會|第一回|4月4日

清明節當天,媒觀志工聚會終於順利展開了。本期志工聚會主題為「文化行動做唯一種介入社會議題的方式,有何可能」,以此做為開始討論的契子。


志工朋友的背景多元,年紀最小的有高中生、也有政治系、電影系、公民系、新聞系等背景,雖然大家的背景各不相同,但是都希望可以在志工聚會中,得以對於不同議題進行深度的討論,以深化對於目前不同社會現象的分析。


在自我介紹後,大家一起觀賞一部「僞紀錄片」Dark Side of The Moon,導演William Karel以「如真似假」的手法,結合民間謠傳數十年的謠言加上對於導演Kubrick的了解,導出一個新的答案:美國的登月任務影片是由《2001太空 漫遊》的導演Kubrick的作品。


打破我們對於一般紀錄片的想像,導演William Karely在片中讓所有證人,包括前中情局的相關人員、Kubrick的遺孀、白宮前秘書、前太空人等,照個劇本說出所有謠言的內容,看似引經據典的內 容,其實所有的訪談內容被「斷章取義」、「牛頭接馬尾」的剪接手法完成的。


片尾,導演接著播出所有相關證人在照著劇本念時,發生吃螺絲或是漏句的NG鏡頭,才讓大家恍然大悟這部紀錄片的用意。從這部有趣的記錄片,得以見識到「真實與虛構」的界線是很難分得清楚的。尤其是影像作為一種直接證據的力量更難以辨別。


最後,我們一起看看其他人是怎麼以文化行動介入社會議題。以社運團體、弱勢族群為例,台灣國際勞工協會、風信子協會都曾以「攝影」的方式,讓移工朋友、精障朋友用照片說故事,讓一般民眾得以用平實的方式認識這些平常被主流媒體污名化的朋友們。


此外,我們也看到個人式的文化行動,像是塗鴉者Bbrother的塗鴉作品與一些實際的惡搞行動,不僅具有批判意識,也充滿創意與趣味。而最後看到英國反G20的抗議者,他們模仿當地的大報「財金時報」的排版與設計,在街頭發放這些「反全球化資本主義」為主的內容的報紙。



如何重新激發我們沉睡已久的創意與行動力,將是未來志工聚會的大挑戰,不過今天第一次的討論,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文化行動讀書會日程表


文化行動讀書會日程表

4月|第ㄧ週(4/4)

(1)紀錄片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William Kare
(2)看!媒體|主題人民.介入媒體改革的行動方案
(3)什麼是文化行動|週次導讀分配


4月|第二週 (4/11)
(1)紀錄片文化干擾|Jill Sharpe
(2) 黑鳥樂隊《在黑夜的死寂中歌唱》「自己幹」筆記
(3)《媒體行動指南》第一章「喚起群眾」
(4)本週新聞回顧與分析|會訊進度追蹤



4月|第四週 (4/25)
(1)《媒體行動指南》第二章「鼓吹政次改變」
(2)管中祥〈樂生保留運動的媒體與文化行動〉
(3)敦誠《邊地發聲》「小眾媒體」是什麼?
(4) 本週新聞回顧與分析|會訊進度追蹤


5月|第ㄧ週(5/9)
(1)《媒體行動指南》第三章「挑戰在地媒體」
(2) 姜孝慈〈「免費頻道」政策〉|新聞學研究
(3) 本週新聞回顧與分析|會訊美編印刷出刊


5月|第三週(5/23)
(1) 《媒體行動指南》第四章「研究和監督媒體」
(2) 檢討出刊會訊
(3) 本週新聞回顧與分析|會訊主題討論
(4) 請參加本月舉辦的「公民媒體會議」,下次進行有關會議議題的討論


6月|第ㄧ週(6/6)
(1) 《媒體行動指南》第五章「串聯行動吧」
(2) 邀請公民影音資料庫談影像介入的實踐
(3) 本週新聞回顧與分析|會訊進度追蹤


6月|第二週
(1) 整理、彙整過去《媒體行動指南》的所有筆記、採訪稿、行動記錄,
以利校稿出版。
(2) 本週新聞回顧與分析|會訊進度追蹤


6月|第三週
(1) 農村武裝青年阿達|音樂介入社會議題的實踐
(2) 本週新聞回顧與分析|會訊美編印刷出版


6月|第四週
(1) 討論暑期、下學期的活動
(2) 檢討出刊會訊

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

媒體添亂報導 媒觀呼籲媒體對都市原住民報導需理解原住民處境,不應呈現片面說法

聯合報於3月10日的報導〈原民搶住三鶯橋下更繁榮〉指出三鶯橋下引來,扭曲原住民「搶建」,甚至形容三鶯橋下住民如同「細胞分裂般增生快速」。

報導中,以大量負面辭彙形容三鶯部落,像是「大多數住戶是想乘機佔地,等候就地合法,或要求政府再提供資源,導致行水區違建問題沒解決,反而愈來愈尾大不掉」。

此則報導不僅只重視單一消息來源,並且忽視都市原住民的歷史與社會處境。
通篇報導大多引用官方說法,或以沒有消息來源的方式呈現。報導僅引用三鶯部落居民的說法「我也不知道」就輕描淡寫地帶過。對於三鶯部落的不當的指控,卻沒有深入探訪部落居民,以了解真實的狀態。


這種片面的報導不僅違反新聞報導最基本的查證與公平原則,也傷害三鶯部落居民的生存權利,更會造成一般民眾的負面觀感,也將可能使台北縣政府以此報導作為「反對緩拆遷」的依據。 媒觀認為,媒體在處理類似議題時,不應該片面引用縣府方面的看法,而是應該親自訪談部落居民,以呈現報導的公正性,更需從歷史及結構性因素了解都市原住民處境。


2009年3月11日 星期三

文化行動主義,開催!

歡迎各位朋友加入「媒觀志工小組」,一起媒體介入、文化行動。

本學期的媒觀志工活動將於三月的第三週正式展開。以「文化行動主義」為題,希冀來參與媒觀活動的朋友們得以「用知識深化思考,以行動介入社會」的方式,一起討論當下的媒體時事、閱讀文獻、觀賞紀錄片、討論行動方案,促成「知識與行動」的結合。


同時,媒觀的雜誌《看!媒體》和廣播節目《媒體觀察站》,也誠摯邀請媒觀好朋友們一同參與節目後製、議題討論、雜誌編輯採訪等工作,希望藉由這些活動,可以成為「文化行動、介入媒體議題」的第一步。


以下是活動訊息,歡迎親朋好友一起來參加。
報名專線|02-2364-8917
報名電郵|tintinca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