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看遊行隊伍,大概有五萬人....

還有同志關心流浪動物。
不過到達終點站的時候,我的腳已經快要斷了。遂早早回媒觀躺著抬腿,只能說運動量真的太少了。(雙關)
「人生的機運是很難說的,
本人聲音跟廣播中一樣甜美的季潔,
「很多美好的事情是需要等待的。」
因為廣播圈大多是靠人脈才有機會入行,好在實習那年結識了一位前輩(
談到廣播的製作流程時,她以前製、製作與後製三階段來說明:
當講到訪問會遇到的狀況時,也提出一些問題:
然而從學校走到真實的廣播舞台,要承受的不只有旁人羨慕的眼光,
時間:
2009年四月二十五日(週六),早上九點至下午五點。
地點:
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103教室(一樓)、302教室(
報名方式:
即日起開放電子郵件通訊報名。請下載報名表並填妥資料後,
報名網址 http://2009mediareform.
====================詳細議程======
(今年分兩個場地分開舉行,可以到處跑隨意聽!)
A場、公共廣電與多元社會 (103教室)
8:30-9:00 報到
9:00-10:20 全民媒體:公視體制的更新與擴大--我們的修法建議
主持人:翁秀琪(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報告人:魏玓(交大科技與傳播系副教授)
回應人:
鄭同僚(公共電視董事長)
新聞局主管(人選確認中)
管碧玲(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委員)
10:30-11:50 自治、專業與效能--產業民主在公廣
主持人:簡錫堦(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
與談人:
巴正坤(華視工會代表)
謝啟明(公視工會代表)
鍾裕淵(公共電視視副總經理)
胡漢新(華視副總經理)
劉昌德(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12:00-13:00 午餐
13:00-14:20 休戚與共--族群頻道的公共責任與價值
主持人:林福岳(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系助理教授)
與談人:
童春慶(原民台副台長)
陳君明(客家台員工)
蔡中涵(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理事長)
陳板(公視董事)
林麗雲(台灣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14:30-15:50 傾聽人民的聲音--公民社會對公視的期許
主持人:葉大華(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祕書長)
與談人:
林怡瑄(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馮喬蘭(人本基金會執行長)
喀飛(同志諮詢熱線)
高茹萍(社區大學全促會副執行長)
謝國清(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
16:00-17:00 總結
主持人: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各場主持人
------------------------------
B場、國家管制與新聞自由 (302教室)
8:30-9:00 報到
9:00-10:20 獨立於誰? NCC的管制哲學與政策
主持人:陳世敏(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
與談人:
翁曉玲(NCC委員)
劉孔中(中研院法研所籌備處研究員)
曾昭媛(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
羅世宏(NCC Watch計畫主持人)
10:30-11:50 百家爭鳴的出路--頻道事業進退場機制再探
主持人:洪貞玲(台灣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與談人:
鍾起惠(NCC委員)
鍾瑞昌(衛星公會秘書長)
陳炳宏(師大大傳所教授)
曾國峰(政治大學廣電系助理教授)
頻道業者(確認中)
12:00-13:00 午餐
13:00-14:20 在良知與收視率間拉扯--媒體內容共管架構的必要性
主持人:紀惠容(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與談人:
管中祥(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陳依玫(衛星公會自律委員會主委)
莊豐嘉(台灣記者協會會長)
鍾起惠(NCC委員)
14:30-15:50 長於斯,用於斯!產製部門健全化與影視基金
主持人:胡元輝(公共電視前總經理)
與談人:
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陳世敏(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
何乃麒(新聞局廣電處長)
康凱 (台北市電影電視演藝業職業工會理事長)
16:00-17:00 總結
主持人: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各場主持人
附註:
主辦及協辦單位:
主辦:媒體改造學社、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協辦:台大新聞所、中研院社會所、政大傳播學院在職專班、
2009春季媒觀講堂即將登場!
2009年春季媒觀講堂在沉潛半年後,重新登場。本次講堂將以「
本次媒觀講堂也首度與KEYIN、北風藝廊合作,除了講堂課程外
詳細內容和報名方式請至媒觀講堂部落格http://www.
講堂內容:
日期 | 與談人 | 主題 |
4/9(四) 18:30-20:30 | 何東洪(輔大心理系助理教授,KEYIN成員) 張鐵志(作家,KEYIN成員) | 文化行動主義總論 文化行動主義究竟是什麼?行動的核心價值要如何以文化形式展現? |
4/11-5/3 | 韓君岳個展「給不看畫的人」 地點:北風藝廊 | 「給不看畫的人」 《給不看畫的人》系列,內容上多描繪、 |
4/18(六) 15:00 | DJ何東洪 (輔仁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KEYIN成員) | 「實 行動計畫」 透過搖滾樂訴說文化行動的故事中,一起製作美麗的抗議標語, |
4/23(四) 18:30-20:30 | 阿達 (農村武裝青年) 鄭凱同 (薄荷葉鼓手) | 音樂與文化行動 農村武莊青年與薄荷葉樂團皆致力於以音樂形式介入公共議題的獨立 |
5/7 (四) 18:30-20:30 | 吳靜如(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潘俊宏 (聯合報攝影記者) | 影像與文化行動 (一) 弱勢族群做為主流社會被「觀看」的他者, |
5/21(四) 18:30-20:30 | 鄭慧華 (策展人) 呂岱如 (策展人) | 文化政策與文化行動 文化政策與文化行動看似為互斥的概念,但實際上卻是息息相關。 |
6/4 (四) 18:30-20:30 | 馬躍比吼 (影像工作者) 陳芯宜 (流浪神狗人導演,影像工作者,暫定) | 影像與文化行動 (二) 動態影像做唯一種文化行動的方式,還有什麼可能? |